年1月份的国内家轿市场的销量数据出来了,从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来看,国内乘用车销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下滑,销量为171万辆,同比下滑4%。一方面是因为春节假期的缘故,而另一方面则是疫情的影响。虽然下滑严重,但1月份国内家轿市场的销量排名还是要跟大家盘点分享一下的。
在奥迪新车计划表中,囊括了轿车、SUV、性能跑车、旅行车在内的多种品类,几乎覆盖了所有细分市场,23款新车也成为近几年来奥迪新车投入最多的一年。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,奥迪冀望通过密集的产品投放,在中国市场上重夺销量冠军。
面对新能源的深入与国六b排放切换以及3月“价格战”的多重压力,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表现欠佳,1-3月乘用车累计销量513万辆,同比下滑3%。新能源产品跟进滞后、传统燃油车“清库”、“价格战”导致市场观望情绪加重,是部分车企销量低迷的主要原因。长城汽车也未能幸免,1-3月累计销量同比下滑22%。
◆?雅阁和凌派担当起增长大旗 虽然去年广汽本田没有在排兵布阵上加大猛药来刺激销量增长,但实际上官方早已安排好了担当大旗的角色,也就是在2019年迎来完整销售年的第十代雅阁和全新一代凌派。
作为上汽集团最重要的合资品牌,上汽大众3月零售销量达到5万台,一季度市场占有率达6%,和去年一季度基本持平。在轿车市场,朗逸家族蝉联国内轿车市场销量冠军。4月22日上汽斯柯达推出品牌提振计划,公布了全系产品79-279万元的最新建议零售价区间以及全新商务政策。
1、对比轩逸、卡罗拉、雷凌、朗逸、速腾这5位老牌合资家轿选手,即便是再省油,百公里油耗也要比秦PLUS DM-i高出3-4L,卯足了劲百公里加速十多秒水准,混动车型起售价要贵3-4万元,也不能免购置税,差距一目了然,用户选谁自然是心里有数,成为走量车型也是顺利正常的事。
2、逸动能够持续热销,高性价比是主要原因,尤其是在加上了PLUS的后缀之后,更加激进的内外设计、长安在燃油车市场上主打的蓝鲸动力等,都是不错的加分项,再加上比较有竞争力的售价,逸动PLUS上市后,助力逸动车系的市场表现更上层楼,成为国内轿车畅销榜上的常客。
3、秦PLUS荣耀版以98万打响了龙年价格战第一枪之后,其他车企真不好应对。正如《霍元甲》中李连杰的一句对白:“这一拳二十年的功夫你挡得住吗?”更何况是电动化进程本就慢人一步的合资车企。
4、家人们,没想到啊,比亚迪旗下的秦PLUS荣耀版刚刚才在2月19号完成正式上市,截止到2月26日,其首周订单就达到了23590辆。
5、直到2022年9月和11月,比亚迪秦夺得A级轿车销冠,凭一己之力扭转A级轿车格局。
1、理想不是最早公布数据的,但显然是最猛的。理想汽车11月份销量突破4万辆,并宣布提前完成30万辆年销量目标。更猛的是,据驾仕派了解,其2023年最后一个月销量目标为5万台。小鹏:20041辆 2023年11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20041台,同比增长245%,连续2个月月交付突破两万,并再创单月交付新高。
2、“一个月交给我们12台车的销售目标,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完成。”王杰如是说。 而这是以广汽丰田、一汽大众为代表的头部合资,在新能源浪潮冲击下销量走势持续向下的缩影。根据广汽集团发布的产销快报,今年1-11月,广汽丰田累计销量826万辆,同比下滑4%,广汽本田累计销量511万辆,同比下滑189%。
3、根据最新的销量数据显示,今年11月本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达到了171308辆,同比增长22%,连续5个月创下历年单月终端销量最高纪录。
4、近日,乘联会对外公布了2020年7月综合销量排名快报。数据显示,今年前7个月,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931辆,同比下降15%,其中,7月份销量达159万辆,同比增长9%。国内乘用车整体市场上半年已连续4个月实现恢复性增长,7月同比仍是正增长,市场体现了快速回暖和淡季不淡的态势。
1、日晚,比亚迪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,营收净利双增:前三季度,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1050.23亿元,同比增长194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4亿元,同比增长1183%。其中,第三季度业绩可以用“耀眼”来形容——实现净利润151亿元,同比增长13666%。
2、月 29 日晚,比亚迪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,据报告显示 1-9 月比亚迪营业收入 1050.23 亿元,同比增长 194%;归母净利润为 314 亿元,同比增长 1183%。
工作时间:8:00-18:00
电子邮件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