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热点推荐:
 首页 / 装修行业 / 正文
归根结底你想要的应该是一个家,而不只是一次装修

Time:2024年06月09日 Read: 评论:0 作者:cile123

写这篇文章的由来,是因为我最近的软装项目接触了很多不同的家庭,无论是新装的房子,还是二手房的改造,甚至租房,我都看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;然后又观察到,无数人在准备大张旗鼓的装修自己房子前,大量的收集各种各样的图片和信息,每隔几天,总会有人冒出来问我,这样的风格我很喜欢,那种我也特别喜欢,该怎样选择?

所以这就接着这篇专栏的机会,把看到的问题和我能给的建议写下来。


归根结底你想要的应该是一个家,而不只是一次装修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从古至今,人们在装潢住宅和与自身的关系时总是处理得很微妙。一间屋子,到底最重要的是我们自身,还是我们所创造的住宅和拥有的东西呢。

有人理解住宅本身就是反应屋主个人性情,喜好及习惯的镜子;也有人理解住宅的设计本身就是一个时代演化,科技,价值观,地方主义,文化等时代精神的记录,所以才有了所谓的风格之说。更加粗暴的说,其实人们在对待住宅这个话题上,永远在“给自己住”还是“给别人看”之间徘徊不已。

而我的理解呢?到了如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,我们拥有了无数可以对外“展示”的窗口,无论是照片,还是朋友圈,微博,各种各样的渠道可以五光十色。唯独独属内心的一隅,反倒挤压至无处可落脚。没准,家就变成了唯一一个可以卸下心房,属于你自己的天地。

更具有“展示性“的住宅,总是表现得接近一间样板间的样子,总会表现出跟时代的接轨,屋主总是对最新的风格耳熟能详。譬如,前几年流行照片墙,最近又流行水泥自流平……米兰周的设计总能早早通过“大国制造”的能力,飞进寻常百姓家;“自我型”的住宅总是表现出一幅对时代事不关己的态度。旧货市场淘来的家具,被家长嫌弃的天鹅绒面料的窗帘(这就是在描述我的一位朋友家),什么设计原则,配色原则都不能限制住。Harry Bertoia的金属椅子可以和明清一件老边桌放在一起;喂马的水槽被搬进家当成了花盆;画得跟狗啃一样的涂鸦被装裱上了墙……实在很随意,又实在是自在。当然,自在并不等于“乱”,总在强调在于自我的表达。有人会总结说这样的住宅看着有“人气儿”。


我在这件事上,更倾向于——家得是自己住着舒心的“自我型”住宅。

那么,营造一间“有人气儿”的住宅,需要干些什么呢?

1,装修房子的时候先忘记风格

大概是几周前,我当时在某设计论坛看到一篇文章,琚宾还有戴昆几人(都是国内很擅长做样板间的室内设计师)在讨论国内精装修的房子。其实有人问琚宾自己对于房子的选择,他给的回答是自己也想买精装修的房子。这其实侧面在说,样板间式的住宅和真正居住的房子之间其实离着很远的距离。

我的建议是,对于一个家来说,是一个漫长的毫无目的的记录过程。你并不知道某个阶段你的喜好变成了什么,所以在房子的硬装阶段(地板墙壁等),少花时间在什么顶角线,门套线,踢脚线的设计上,好好琢磨你的居住需求。硬装的底子做成一个“中性空间”(黑白灰,大地色系等中性色系),琢磨好这房子里,你要进行什么活动,存储怎样的东西,以及做好隐藏的水电工程,就够了。

2,给自己留余地

做好我说的第一步,已经能为你剩下很多钱,接下来就是设计里边说的“软装过程”。我一直跟我说的客户或者我公众号的关注者说,家是没有时间节点的。早期预算不够的时候,真的不需要一次性的购置完成,慢慢攒钱,先把最重要的家具置办了就好。

甚至先把桌子,床这样的家具选择高质量的,其他椅子一类的次要家具可以调低预算,先慢慢住着。房子里的家具慢慢更替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。

不要抱着一种心态是——我得把东西够齐,甚至连装饰品都要塞得满满当当,我理解晒家的心态,但切勿本末倒置。

标签: 住宅  房子  自己 
排行榜
关于我们
Z-BlogPHP,既是博客程序,也是CMS建站系统。已走过十余年风雨的她们,有着强大的可定制性、丰富的插件接口和独立的主题模板,致力于给国内用户提供优秀的博客写作体验。期待她们能成为您写博客的第一选择。
扫码关注
沪ICP备2024063250号-16